发布时间:2016-10-21 12:2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摘要]《战地1》现已正式上市,那么它的游戏品质到底如何呢,一起看下由玩家大白带来的评测吧!
【本文来自于腾讯游戏频道原创作者招募活动,作者:大白,我要加入。转载请注明来源。】
《战地》系列这次把我们带回了风烟滚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的,你没看错,是那个满是堑壕、铁丝网、毒气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在游戏界已经过度曝光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游戏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题材的改编向来非常的谨慎,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大众传媒中影响力过大,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一战题材天生在改编上具有难度——毕竟对“拉大栓”的喜爱在游戏界还远远不如“突突突”受人追捧,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是栓动武器的天下。
事实上,当我们进入《战地1》后就会发现,虽然EA在宣传上表示这是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游戏,但在还原一战原貌的方面,开发者DICE还是打了很多的折扣的,且毫无疑问,这些“折扣”之所以存在,基本上都是因为游戏必须向主流玩家的欣赏偏好倾斜所致。所以,在游戏中我们见到了数量超乎寻常的自动武器和半自动武器,几乎全场都是突突突,尽管在真实的历史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战场上依然还有数量众多的步兵在“拉大栓”。
不过这并不妨碍《战地1》成为一部优秀的射击游戏和一部优秀的《战地》续作。在这个方面,DICE其一次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优秀的续作,优秀的FPS
作为一部射击游戏,在以本世代主机性能为纲的3A级游戏里,《战地1》拥有着业界最好的画面,比前两部本世代的作品有着明显的进步。且本作的PC版优化得异常的好,如果你的PC能够在此前顺畅的游玩系列的前作,那么这次想要在较高的画质下保持流畅依然不会特别困难。更重要的是,游戏画面的风格感颇为独特,西线堑壕间的冷冽肃杀、南线阿尔卑斯山脉的郁葱空幽、东线加里波第黄沙滚滚,在屏幕中都被用别样的夸张和美艳表现了出来,绝对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游戏的音效与武器设计则体现出了DICE在细节上一贯的宝贵严谨。游戏中的所有武器都是原物的真实还原,其机械性能和音效都是如此(可惜,这些古董自动武器那惊人的故障率并没有在游戏中得到体现)。具体到游戏中的表现就是,每一种武器的声音都非常独特,且样本丰富,如果你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将一个弹夹打光,很有可能每一次都能听到不大一样的枪声。环境对音效的影响也依然显著,在室内与室外,在旷野与小巷,耳中听到的声音都不尽相同。这对于杀敌快感什么的或许没什么影响,但对于代入感的提炼来说,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的游戏方面,在军事FPS的阵营里,《战地》系列在多人对战方面的地位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64人同场竞技的庞大战场构建出的是一种只有玩过之后才能明白的宏伟壮观,这是当代任何其他射击游戏都无法提供的体验。在这个战场上,你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职业,你可以充当与敌人短兵相接的突击兵,你可以在埋身于战线深处扮演百步穿杨的狙击手,也可以驾驶着飞机为战友们提供宝贵的空中支援,甚至发动巨大的坦克成为所向披靡的突击力量。
一战的元素在战场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骑兵则是DICE在一战之名下给我们带来的最有趣的新玩具。拿着马刀和性能低劣的卡宾枪与拿着自动武器的步兵较量在纸面上看起来挺不靠谱,但在实际的游戏中,骑兵的效能却出人意料的强大。《战地1》里的骑兵不仅跑起来飞快,且血量惊人,等闲一梭子冲锋枪还可能无法将其撂倒。而相比之下,马匹撞人和马刀一砍都是能瞬间收割一条生命的神技,如果操作得当,那真的是杀个七进七出,血雾翻飞,骑士自己还能全身而退。
与前作相比,一战中的各种老祖宗级的坦克也高调出场,其地位大致相当于同类兵器在此前《战地》系列中的地位。游戏中的重型坦克大概是游戏中最为强大的单位,由于本作没有了二战或更后期题材中的火箭筒之类的东西(反装甲步枪威力惊人,但属于地图特殊资源,好久才刷一次),单兵对坦克的限制能力实际上大大的降低了。现在的情况是,资深的坦克手只要能巧妙的利用地形,不要无脑的冲入巷战的陷阱,一台坦克杀一局的难度要比之前的作品低了不少。基于同样的原因,相对脆弱但机动性很强的轻型坦克也同样成为了步兵们的新梦魇。
但相比之下,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元素在游戏中却没有得到特别充分的展现,比如堑壕阵地的重要性就没有被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关卡设计上,DICE走的依然是此前战地系列的老套路,鼓励的是更小规模的配合与穿插,而非严守占线的突破与防守,战局虽然火爆,可也总是显得很混乱。再加上几乎人人都有自动武器,重型机枪在游戏中的地位也因此变得相当鸡肋,这也是与真实历史很不相符的一种设计。此外,炮击这回事在游戏中也属于可有可无,尽管一战中有将近8成的伤亡都是大炮造成的。
不过DICE还是在《战地1》里加入了一些非常夸张的一战元素,在游戏中,这被他们包装成了一种新的战场机制“巨兽”。
巨兽在不同的战场里有不同的定义,在沙漠中,巨兽通常是冒着黑烟的武装列车。这些列车上插满了巨炮,能对铁路沿线的敌人形成压倒性的火力覆盖,造成巨大的威胁。在那些有水域的地方,巨兽通常是硕大无比的无畏级战列舰,这些战舰上插满了巨炮,射程极远,当他们出现在战场上时,周边的据点必然会随之易手。在西线战场上,巨兽则通常是遮云蔽日的齐柏林飞艇,这些飞艇上插满了……装满了炸弹,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炮台,在其经过的路途上,即便是掩体内的敌人也会遭遇到沉重的打击。
巨兽是足以让战况翻盘的元素,这也是它在游戏中发挥的最大功能。巨兽并非无法战胜,但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拥有巨兽的一方必然将发起全面的反攻,而对方的所有行动也必然都被巨兽所牵引。巨兽在游戏中的效果非常引人注目,作为一种新的战场变数,类似的东西想必在将来的《战地》中也将成为一项新的标准配置。
在模式方面,DICE今年又给我们带来了一点儿新花样,那就是行动模式。这个模式有些像是传统Conquest模式和Rush模式的结合体,同时还加入了一些宏观的战略元素和从《凡尔登》那里借来的玩法。这个模式通常包含不止一张的地图,双方按照真实历史中的态势互相攻守,进攻的一方有三次机会(游戏中的描写是三个营的兵力)试图夺取对方的阵地,成功之后就继续推进,在获得整张地图的控制权后战斗就移动到下一个战场。行动模式是目前《战地1》中唯一比较有阵地战味道的玩法,但现在看来,这个模式的匹配机制貌似存在一些问题,至少我个人在试图匹配的时候成功率很低,经常会被甩到没人的地图里去。
单人战役依旧疲软
《战地》系列的单人战役一直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此前的《战地:硬仗》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被许多媒体狠狠的讽刺了一把。或许是觉得与其和《使命召唤》硬碰硬还不如扬长避短的好,在《战地1》中,DICE在单人战役方面的投入显然没有前几部作品那么大。
这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战地1》的单人战役很短。对于射击游戏的老手来说,在4-5个小时内通关游戏的单人战役完全没有问题。这干瘪的体量无论是纵向与自己的前作比较还是横向与其他射击游戏比较都显得不太大方,如果你只对《战地1》的单人内容感兴趣,那这几百块花得恐怕就有些不值得了。
其次,本作的单人战役非常的松散。把这年头射击游戏的单人战役越来越讲究在游戏的叙事性方面寻找游戏性,而在这个方面,《战地1》做得并不很到位。5个小时的单人战役在游戏中被分为了5个关卡,故事虽然是讲了,但由于篇幅实在是太短小,其中还填充了许多战斗内容来发挥教程的功能,最后的结果就是,5个小故事实际上被压缩成了5个长段子,完全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情感累进,角色成长也显得非常突兀。
归根究底,到底买不买呢?
虽然单人战役没有实现突破,虽然《战地1》所描绘的那个一战战场有点儿科幻,但作为续作的《战地1》还是非常的优秀,绝非是《战地:硬仗》那样的坑货。对于《战地》系列的老粉丝来说,根本就没有观望的必要,且从游戏的正传前作来看,这绝对会是一部有人能陪你玩到系列下一部新作发售的游戏。
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摸过《战地》系列,那么最好在游戏前好好拿捏一番,尤其是若你只习惯于体验单人部分的内容,那《战地1》对你来说的意义就不是很大。况且,这还是一部售价挺高的游戏,且不包括DLC的标准版将无法体验全部的地图。
《《战地1》游戏评测:让人欲罢不能的魔改一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game.yuduxx.com/dsyx/48977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